眾人爭相仿效的僕人領導是甚麼?如何將其融入職場成為一個高效領導者呢?
眾人爭相仿效的僕人領導是甚麼?如何將其融入職場成為一個高效領導者呢?
從主耶穌開始看僕人領導的榜樣,再由商業心理學的角度細談僕人領袖特質
從主耶穌開始看僕人領導的榜樣,再由商業心理學的角度細談僕人領袖特質
馬利亞到了耶穌那裏,看見他,就俯伏在他腳前,說:「主阿,你若早在這裏,我兄弟必不死。」耶穌看見她哭,並看見與她同來的猶太人也哭,就心裏悲歎,又甚憂愁,便說:「你們把他安放在哪裏?」他們回答說:「請主來看。」耶穌哭了。猶太人就說:「你看他愛這人是何等懇切。」
(摘錄自🖋️《約翰福音11:32-36》)

你有想過自己是怎麼樣的一位領導者嗎?又或者,身旁的人是否曾經針對你的領導風格和方式給予你任何的回饋呢?
假如你目前還不是一位主管或者並沒有太多的領導經驗,那你是否有認真思考過哪位領導人物是你未來成為領袖時想要仿效的對象呢?而在你的職場當中,是否有那麼一位領導者是為你所欣賞,以及避而遠之的人呢?他們兩者的領導風格又是如何的不同呢?
隨著各國的企業(如Google, SAS, Twitter, LinkedIn等)越來越加看重企業的永續經營與發展,他們發現深化內部人才的培訓工作是個勢在必行的轉變過程。首先透過企業內外部的培育系統,幫助人才瞭解自己公司的核心價值與商業模式等,才能進一步轉化或強化該企業的文化,朝永續經營邁進。
而在人才培育的過程當中,一個成功、有效的人才養成計畫總是脫離不了領導者與下屬之間的關係。進一步來說,當企業內的領導者,舉凡企業董事、執行長、高階經理、初級主管等領導人物,能夠有效地運用他們與部屬的關係來激勵部屬參與在人才的培育與強化時,整個企業的文化也會因此而轉變(Hasson, von Thiele Schwarz, Holmstrom, Karanika-Murray, & Tafvelin, 2016)。

至於哪樣的領導方式才能有效激勵員工,Khan Ismail, Hussain, & Alghazali(2020)在一份針對大專院校的主管級教授的問卷研究中提到,當領導者運用「變革型領導」(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與「交易型領導」(transactional leadership)這兩種領導策略時,跟隨他們的下屬們在工作上也會更有創意和衝勁。而當領導者採取一個「放任型領導」(laissez-faire)的帶領方式時,他們的員工也無法在工作上有所突破和創新。
由此可見,一個企業中從最高層級的主管一路到最初階的主管,每個人的領導風格與技巧都將影響各部門與層級的運作,因而進一步影響整個企業的發展。也因此,身為領導者的你,應該很想知道哪一類的領導方式能讓自己更有效的管理自己的人事組織,進而強化整個團隊的工作效能吧?
前面提到的兩種高效領導方式確實是個著手點,但是今天我想來跟你分享另一個有別於以往的領導風格:「僕人型領導」(servant leadership)。
為什麼要學習「僕人型領導」?
根據研究,相較於「變革型領導」,「僕人型領導」者所帶來的團隊改變遠遠高出了12%,而同時間「變革型領導」又較其他領導風格(如真誠領導、道德領導等)多出了5%以上的管理效能(Eva, Robin, Sendjaya, van Dierendonck, & Liden, 2019),所以可以想見「僕人型領導」的效益有多高。除此之外,Lu, Zhang, & Jia(2019)也發現到當主管採取的領導策略為「僕人型領導」時,他的部屬在工作上所會產生的情緒勞務(emotional labor)也會相對減少。
「情緒勞務」所指的即是一個員工在面對自身工作環境中的各種壓力(包括面對客戶無理的要求,甚或是爆量的業務狀態)而產生負面情緒(如氣憤、抑鬱、恐慌等)時,為了不讓該情緒影響自己的職場和工作能力,所需要額外耗上的能量。換句話說,一個員工不僅僅要為自己手上的業務勞心勞力,他們也常會為了面對這些業務的壓力而勞心費神。所以說,假如一個主管能夠協助自己的下屬減輕他們的情緒勞務的話,那麼他的員工也將更能全心投入在工作當中、任職於該公司的時間更長、較少發生過勞的現象(Lu, Zhang, & Jia, 2019)。
說了那麼多關於「僕人型領導」為職場帶來的效益後,那麼到底怎麼樣的領導方式稱得上是「僕人型領導」呢?

何謂「僕人型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