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父母的難過該讓孩子知道嗎?家長如何成為孩子情緒表達的典範

從發展心理學來看父母勇於表達自己的情緒如何幫助孩子發展情緒認知功能

2021年1月19日

假如真要我說這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是甚麼的話,我一定會說是「做好一個父母」。一個「好」父母之所以難當,不僅是因為他們因著這個彷彿屬於自己又並非自己的生命而勞苦、犧牲,也是因為他們自此不能再插科打諢、任憑己意的過日子了。

從這個連結於自己的新生命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們突然之間背負起為兩個人生活的責任,因為他們的一舉一動將成為這個孩子的參照的準則。一個「好」父母開始戰戰兢兢地看待自己的言行,因為他們假如弄錯了哪個環節,他們不但是搞壞了自己的生活也可能搞砸了孩子的未來。

然而,除了在行為和言語上做孩子的榜樣外,你知道偉大的父母們還身負一個重任嗎?那就是在自己的「情感」上也要能做孩子的榜樣。這是什麼意思呢?

試著回想一下,當自己遇到生活上的壓力或煩人的心事時,你都是怎麼去面對與處理自己的情緒的呢?你是會找自己信任的人聊聊天、緩解自己負面的情緒呢?還是說,你習慣把這些情緒留給自己,躲在一個角落裡舔拭自己心裡面的傷口呢?

接著,再讓我們把回憶拉更遠一點,來到你還小的時候。每當家裡發生事情的時候,可能家庭的經濟遇到困難,也可能是爸爸媽媽的婚姻關係出現爭執與裂痕,在你身旁的這兩個大人都習慣怎麼去面對這件事情所帶來的心理負擔呢?

他們會向彼此、向你傾訴自己感受的壓力與情緒重擔嗎?還是說,他們習慣在你面前掩飾自己的悲傷,故作堅強的繼續去經營這個家呢?

說到這裡,讓我稍稍插入個題外話,我非常感念家父、家母在面對我們家的種種衝突與難處時,大都能在家中把最真實的感受和情緒表達出來,即使有時候他們舒緩情緒的方式不一定正確、健康(如冷戰、彼此埋怨、暴怒等),但是當他們願意展現自己情感上脆弱的一面時,也讓作為他們孩子的自己學習到擁有負面情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勇氣讓人知道自己也有脆弱的時候。

或許家父家母從來不覺得他們在家中敞開情緒的做法有甚麼專業教養學可言,甚至還時常為了自己負面的表達方式感到懊悔,但是在發展心理學中這樣的一個行為確實會幫助孩子更了解「情緒」這個東西。因為,在孩子的發展歷程中,他們除了要能理解這個世界、社會運作的法則外,他們也需要在情感上逐漸長大成熟,經過一個社會化(socialization)的過程,在情感上更了解自己與他人。

所謂的「情緒社會化」所指的就是說,「父母透過他們和自己的孩子與身旁的人表達情緒的方式、他們回應孩子的情緒的方式,以及他們如何和孩子討論情緒與情緒處理方面的議題」來幫助孩子發展自己因應情緒的能力(Siegler, Eisenberg, DeLoache, & Saffran, 2014, p.411)。

不過,雖然說孩子處理情緒的方式會被父母是否敞開自己的情緒所影響—也就是當父母樂於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情緒,孩子也會學習到這種分攤情緒的做法—但這並不代表任何情緒的表達對孩子都是好的,因為正向情緒的表達在科學研究上還是較負面情緒來的好,而這也是家父家母當時沒注意到的部分。

當家中充滿正面的情緒、父母樂意敞開分享自己的感受時,孩子看待自我的眼光也會充滿正能量,而且也比較能夠在長大後「融入自己的社交圈、比較不會易怒或攻擊別人,也比較能夠理解別人的情緒」(Siegler, Eisenberg, DeLoache, & Saffran, 2014, p.412)。

反之,那些家中時常被高昂的負面情緒所困擾的孩子,他們在情緒功能上的發展就會比較差。不僅是他們對於自我的價值感低落,他們也比較不知道怎麼和別人互動、融入他人的社交生活(Siegler, Eisenberg, DeLoache, & Saffran, 2014)。

除此之外,不少心理學研究也發現到,當父母親對於孩子所展現或表達出來的負面情緒(如氣憤、恐懼、哀傷)表示關懷和支持時,孩子們長大後也比較能對身旁的人展現出同理心,並且更能夠自在地和別人在情感上有所交流(Siegler, Eisenberg, DeLoache, & Saffran, 2014)。

換言之,當家長是以鄙視或是冷漠的方式去看待孩子的情緒時,孩子就會內化這些負面的反應,當他們與別人互動時,便會以同樣的方式去看待別人的情緒。

在這裡舉一個我個人的經驗來解釋這邊提到,「父母如何給予孩子情緒上的回饋將會影響他們後續處理情緒的方式」的這個概念。

從小我就是一個對「駕車」有著某種狂熱的人,每次去電子遊戲場玩時,一定是先衝去玩賽車,想像著自己是個職業賽車手在賽道場上奔馳。還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向奶奶借了她的電動摩托車(當時的電動摩托車時速最快不到20km/hr),決定要在我家門前寬長的停車道上享受一下飆速的快感。

於是我把車緩緩地騎到車道口,像是等待賽車比賽開跑的鳴槍一樣,既緊張又興奮地等待著,終於我準備好後,便把油門(實際上沒有油只有電)一催,咻地一聲往前衝去。

很不巧,那陣子剛下完雨,石頭地面到處積水,因此當電動摩托車的輪胎一加速,我整個人馬上就打滑摔了出去,被車子壓在下面,無法動彈。即使我想要起身將車子扶好,但我的腳踝已經嚴重拐傷,稍微一個動作都能感覺到骨頭跑位又更嚴重了。接著我發現自己的手腳開始流出血來,於是難熬地哭了出來,希望家人聽見快點來救我。

就在那時候,我突然聽見旁邊不遠處傳來一陣陣的笑聲,原來是我媽媽和哥哥看見了我摔倒的「蠢樣」正在冷眼旁觀、哈哈大笑著。雖然我已經以「哭泣」來表現出我內心難受的情緒,並且透過大喊「我真的很痛」對他們的竊笑表達抗議,但是我的家人依舊沒有同理我當時的情緒感受,仍是以一副「你活該」的樣子來回應我的情緒。

所以,其實以前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對於身旁的朋友或家人在生病或是受傷時所表現出來的情緒,不管是生氣、難過、孤單、恐懼等等,都無法打從心裡同理與接納他們的感受。有很多時刻,我甚至會冷血地想:「誰叫你……你現在這樣是你活該!」而我後來回想這樣無法感同身受別人情緒的自己,很可能正是因為過去父母也沒有這樣感同身受自己過。

看完了我的個人案例以及心理學家們的研究發現後,是不是開始更加佩服每位努力成為好父母的家長了呢?因為他們不只要為孩子的吃穿與課業愁煩,還必須教導孩子在「情緒」上的功課,陪伴他們挖掘情緒的不同面向,在表達情緒的課題上成為孩子正面的榜樣,並且時常以一種正向的方式去回應與處理孩子的各種情緒。

祝福每個努力成為「好」家長的您,終能達成這項遠大的目標,為孩子打造一個充滿力量與盼望的情緒培育場。

References:

Siegler, R., Eisenberg, N., DeLoache, J., & Saffran, J. (2014). How children develop, 4th edition. New York, NY: Worth 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