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當愛無法如死之堅強:

變得是這個世界,還是你?

 

如何經營一段長遠又幸福的親密關係

從自我決定論的觀點來看每個人投入愛情中的行為與動機

2021年3月9日

最近台日八卦媒體在拼命炒作一則名人夫婦的新聞,不論事實真假為何,大家都死命地查考究竟兩人神仙眷侶般的愛情是如何跌落的。從這些媒體的論述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大家幾乎一致地將矛頭對準外在的因素,譬如說婆媳的關係不好、兩國的文化差異,所導致而成的婚變[1]

[1] 婚變是媒體的說詞,但是作者認為婚姻的狀況當然還是當事者最清楚,外人不必過度解讀。

然而,有趣的是,當初這對明星佳偶昭告天下、結成連理的新聞之所以能夠為人傳頌,不正也是因為他們突破了這些大家認為會有的外在壓力嗎?由此可見,人們似乎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我們覺得自己的愛情能由自己掌握,而另一方面我們又時常感嘆我們與另一半的關係因著各種社會、環境的因素而變質。

到底人們在親密關係中的這種矛盾是否有其道理可言呢?假如我們的關係真的會受外在環境的影響,那麼我們又該如何確保自己與另一半能相愛到底、毫無更改呢?

或許Deci and Ryan(1985)兩人所提出的「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能夠幫助我們釐清問題,找到解答。

照字面上的意思來看,「自我決定論」所指的就是一個人的行為是出自於他個人的自由意志與選擇,而不是因為外在的因素而被迫做出這樣的行為(Deci & Ryan,1985)。當這個人越是自發性地去做某一件事時,他的動力也會越強—稱之為內在動機—同時間在做完事情後的成就感也會比被別人逼迫時來的高。

舉例來說,假如今天你選擇和另一半交往而且不做偷吃的事是因為你享受你們的關係,那麼維繫這段關係對你而言就有一個很強的內在動機;反之,假如今天你選擇待在這段關係中純粹只是希望避免被別人貼上「剩女」、「單身狗」之類的標籤,那麼可能你在經營這段關係上面就會花比較少的功夫,因為驅使你待在關係裡的是外在的因素。

然而,這時候可能很多人會感到納悶,因為似乎上述的例子中,前者看起來確實很符合「自我決定論」的概念—人們選擇去做與不做一件事是出於他們自己的想法和決定-但是第二個例子似乎就有點勉強,不是嗎?

從後面的情況看來,那個人並不是自願性地待在自己的親密關係裡的,這樣他還算是擁有自我決定的權利嗎?那麼這個理論是否還適用這種情境呢?

這時候我們就必須跳脫文字表面上的意思,看見在那背後更深一層的涵義了。

雖然說第二個情況中的人是因為不想被其他人瞧不起才選擇待在這段關係中、繼續和對方交往,但是就Deci and Ryan(1985)的理論而言,這個人的行為依舊算是出於自己的意志與想法。換句話說,這個人因為「自己」覺得被別人說自己單身不好,所以他「選擇」進入或是待在一段親密關係之中。

從這邊你應該就可以發現,「自我決定論」是一個能夠用來廣泛解釋我們每個人的行為、言詞與想法的論點,差別只是在於我們做那件事或是說那句話的「動機」為何。

接下來我將以親密關係裡的互動作為例子,來解釋自我決定論中提到人們會有的三大動機型態,以及它們各自如何影響一個人在關係中的表現。

親密關係中的動機一:缺乏動機(Amotivation)

缺乏動機或是說興致缺缺可以說是一個人可以經歷最糟的狀態了。這樣的人一樣會生活、處在一段關係中,但是他的行為完全沒有興致可言,純粹是一個機械式的動作。

就好比如說,一個人出於習慣,每天都在起床後走進廁所、刷牙洗臉;又或者是,一個不喜歡自己的工作的上班族,每天上下班時在繁忙的交通裡魚貫而行,卻不知道自己為了甚麼而工作,似乎只是一個習慣性的動作。

從親密關係的角度來看的話,就好比如是那些夫妻兩人都待在關係中卻毫無互動的案例。即便他們倆人假日沒事時就會帶著孩子出門吃飯,似乎也只是因為幾十年來日子都是這樣過的,所以就繼續這樣做,但兩人在餐桌上卻鮮少有互動,完全看不出來他們有任何經營他們的關係的動力。

Deci and Ryan(2000)提到,一個人之所以會淪落到這種地步,通常是因為他們並「不重視他們所做的事情、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做好,或者是他們不覺得做這件事會帶來甚麼好的結果」(p.72)。

由此可見,若是我們希望自己的親密關係能有點溫度的話,我們就必須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的身上,這時候我們可以借助一點外在動機的力量。

親密關係中的動機二: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

外在動機所指的除了是因為外界環境壓力、獎勵等原因而有的動機,也包括一個人因為內心的壓力或是某種想要達成的目的而有的動機。

舉例來說,一個人可能因為怕每次逢年過節就被家人逼問感情狀況,於是便索性和一個自己不排斥的人交往,雖然自己並沒有真的那麼喜歡和對方在一起。又或者是說,有一個人在心儀的對象面前沒什麼自信心,但又希望被自己喜歡的女生看見,於是開始跟不同的女生來往,以向對方證明自己的條件還不錯。

不論是前者因為社會輿論壓力還是後者因為自己自尊心作祟的緣故而產生和別人交往的念頭,都算是外在動機,所以即使這個人在一段親密關係中,卻無法享受到最高層次的滿足。因為這樣的緣故,當兩人的關係間發生矛盾與衝突時,這個人也比較容易會將責任拋出去、開始怪罪別人,而他們願意待在關係中的程度也會大幅降低。這也是為甚麼當我們能夠超越外在動機,進入到內在動機的層次時,我們的關係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親密關係中的動機三: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

根據Deci and Ryan(1985)的說法,在最佳的狀態下,一個因抱持內在動機而去從事某種行為的人會得到最好的收穫。這是因為當一個人發自內心想要、喜歡、享受做某件事的時候,他才會像好奇寶寶那樣的盡情去探索、嘗試、學習,以及將自己融入在這件事當中。

換句話說,這個人投入在這件事上時,他的內在是非常純淨的。這並不是說他們就不會期待能有好的回饋,而是說事情有好的發展純粹只是一個附加價值,他們真正關注與享受的是那個過程。

比方說,當你發現和對方在一起時,你總是能夠卸下心防、告訴對方自己的心事,因此感覺到自在、充滿活力,於是你開始對於維繫這段關係充滿期待和動力,所以你便會多花一點時間和對方相處或是送禮物給對方來向對方表達你對於這段關係的在乎。

雖然說你一樣在這段關係中得到了某種利益—愉悅的心情、被愛的幸福—但是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你能夠完全享受自己在這段關係中的樣子。

假如這樣看起來似乎還有點籠統的話,現在就來看看究竟是哪些具體的要素會讓我們想要維護戀情的內在動機更強吧!

促使一個人擁有強烈的內在動機的條件在於,這件事情本身是否會滿足他在三個方面的需要:自主需求、勝任需求、歸屬需求。

(一)自主需求(Need for Autonomy)

所謂的「自主需求」所指的是說,一個人是否感覺到自己的行為、意志、決定是出自於自己的想要、是一個自發性的結果,反映出個人擁護的價值(Knee et al., 2013)。這並不是說,這個人在親密關係中就必須完全獨立、毫不依附自己的另一半,因為這樣就失去談戀愛的意義了。

Deci and Ryan(1985)所提到的「自主需要」是在說,一個人清楚了解自己的情感意志、對於自己有很深刻的認識,因而能夠在符合自己的想法與價值觀下做出行動。

而當這個人越能以這樣一個自己所接納的自我去和另一半互動、投注在這段關係中時,他就越能安全地依賴另一半、越有同理心、越能以和緩、平靜的方式去面對兩人在關係中的衝突(Knee et al., 2013)。

(二­)勝任需求(Need for Competence)

「勝任需求」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是否對於自己在做的事情有信心、相信會有好的結果。當一個人做了一件事情後能得到正面的回饋,他們的「勝任需求」就算是被滿足了。

比方說,當你為對方編織了一條圍巾或者是烤了一個蛋糕,結果對方收到禮物時跟你說他非常的喜歡,那麼你就會覺得自己在這段關係中似乎又多了一點力量,更有自信心;反之,當你的另一半對於你所為他做的事毫不領情時,你就可能感覺到很深的失落或打擊,彷彿你沒有能力經營好你們的關係。

(三)歸屬需求(Need for Relatedness)

正如我們每個人與別人建立關係時所希望擁有的,一個人的「歸屬需求」所指的就是,他做的這件事是否會讓他感受到自己融入在這段關係或這個團體中、被別人接納。

舉例來說,當你和對方說話時,對方是否能夠理解、同理你的感受呢?甚至是,他是否會在你向他敞開後,給予你一些回應讓你感受到他對你的關愛與理解呢?當對方能夠在你和他訴苦時,傾聽你的心聲,那麼你就會感覺到歸屬於這段關係中、心理的需求被滿足了。

Knee et al.(2013)發現到一個時常在關係中感覺到自己的三大需求被滿足的人,越容易享受自己的親密關係。即便遇到爭執不休的情況,他們也能很快地放下自己的成見以及防衛機制,改以一種溫和、同理的語氣和對方解決兩人的問題。也因此,他們的關係品質是所有人當中最好的,而他們也時常是因為一股強烈的內在動機而想要好好的維繫這段關係。

空白

所以說,假如你還在困擾著,不知道怎麼做才能夠克服外在種種的環境挑戰,讓你們的愛情走得長久的話,那就試著將缺乏動力、外在動機的劣勢轉化成為一個內在動機強的優勢,從日常生活中的互動裡,找尋那些可以滿足自己與另一半的三大需求的方式,讓兩人的感情升溫,越來越能發自內心的捍衛兩人的愛情。

References

  1. Deci, E. L., & Ryan, R. M. (1985). The general causality orientations scale: Self-determination in personalit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9, 109-134. https://doi.org/10.1016/0092-6566(85)90023-6
  2. Knee, C. R., Hadden, B. W., Porter, B., & Rodriguez, L. M. (2013).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 process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7, 307-324. https://doi.org/10.1177/1088868313498000
  3. Ryan, R. M.,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68-78. https://doi.org/10.1037//0003-006X.5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