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你的友誼決定你的同理心:朋友如何幫助我們擁有一顆更寬廣的心

從族群與種族議題研究來看朋友圈如何塑造我們的同理能力

2021年1月26日

友誼是培養人的感情的學校。我們之所以需要友誼,並不是想用它來打發時間,而是要在人身上,在自己的身上培養美德。

✑  蘇霍姆林斯基

當你看到周圍的人被別人欺負或是利用時,你心裡面會感到一陣哀傷、憤怒,想要捍衛對方的權益嗎?再假設,今天當你和別人發生衝突或是對方的言行冒犯到你時,你會嘗試從對方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試圖理解他的想法嗎?

假如你的答案皆為是的話,那就意味著你應該是一個具有完整同理能力的人。這是甚麼意思呢?

這兩個問題正是人際互動反應指標(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ventory, 1983)內容當中的題目。這份心理量表是由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的一名心理學家,Mark H. Davis,所設計,主要是要測量人們在兩個方面的同理心,也就是感性層面與理性層面的同理心。

感性層面的同理心(affective/emphatic empathy)所指的是你以自己的心去感受別人的情緒,而這個情感的同理心將進一步激發你去做些事情來緩解對方的難處,所以感性層面的同理心不是一個靜態的心情,而是動態的。

理性層面的同理心(cognitive empathy)則是指你透過自己的大腦去理解對方的心情、想法、知覺;你會看見對方的眼睛所看見的、耳朵所聽見的、腦中所想的,但是你卻不會感受到他們心裡所面臨的哭泣或嘻笑。

當一個人同時擁有感性層面的同理心以及理性層面的同理心時,這個人就具備一個完整的同理能力。基本上,具有感性層面同理心的人也會具有理性層面的同理心。

不過,偶而也有些人是很能感受情緒,但是當你明確問他們別人真實的想法和心情時,他們其實並沒有辦法準確地說出別人的內心狀態。至於他們這樣只有感性同理心沒有理性同理心的狀況是否真的能算是同理心,亦或其實是個人情感與情緒的投射,就讓我們期待未來的臨床研究能釐清這點了。

但是,說了這麼多,我們對於同理心的形成及緣由,還是沒有一個很完整的認識。

到底「同理心」是每個人天生就註定有或沒有的能力呢?還是說它其實跟我們的環境養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呢?

假如有些人的同理能力比較強,有些人則比較弱,那麼又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差別的呢?

值得慶幸的是,長年的心理研究後,「同理心」被發現是一個社會化後所產生的能力,也就是我們透過跟身旁的人互動、學習而逐漸培養出這項善感與覺察的能力,而且我們仿效的對象大多時候是我們的原生家庭,正如我們時常會『遺傳』到他們的政治理念一般(Jennings, Stoker, & Bowers, 2009)。

有不少的研究更進一步發現,當一個人與自己的父母的關係越好時,他就越容易接受他們的價值觀、對待人事物的態度(包括偏見、對其他族群的接納度等),真的像是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樣子(Miklikowska, 2016)。

然而,除了我們的原生家庭外,還有一群人正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而且有時候甚至能夠成為那個扭轉父母有時帶給我們的負面影響的人[1]

[1] 編按:作者在這裡並非推翻每位父母教養孩子時的努力,而是說明當家長也並非完美的人時,他們當然會在自己的有限經驗與知識下傳遞一些錯誤的訊息與觀念,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也養成不好的習慣或態度。

你猜到是哪一群人了嗎?

沒錯,這群人就是我們的朋友、同儕。

根據一個瑞典的心理學研究,不僅父母親看待移民族群(包括外配、移工、旅外工作者、移民後代)的觀念與思維會影響下一代,就連同一個人的同儕也會改變這個人看待此議題的眼光(Miklikowska, 2017)。

當這個人的家庭排斥外來者或是對於其他族群的人抱有偏見,而他的身旁又沒有來自其他族群的朋友時,這個人就很容易會產生跟他父母一樣的歧視感。然而,當一個人的身旁有來自這些族群的朋友亦或是認同、接納這些外來者的朋友時,他們父母的影響力就會相對減小許多(Miklikowska, 2017)。

這很可能是因為,自己的朋友自己最清楚。當這些人聽到自己父母針對這些人的負面言論時,他們多少會在心裡來回比對自己的這群朋友與父母所說的是否吻合,當他們發現父母的想法與事實有落差時,他們當然就會選擇相信眼睛所看見的樣子。

雖然說Miklikowska(2017)的研究是針對仍在發展階段的青少年所做的,我們無法準確知道當一個人成年時,他的社交圈是否能夠輕易改變自己舊有的思維與同理別人的能力,但是從她的研究我們或許能找到一個意外的啟示:

與其想盡辦法跟敵對的人爭論、埋怨對方對自己固有的偏見,倒不如想盡辦法成為對方的朋友,讓對方真實的認識自己,以至於他能夠同理自己的處境。

References

  1. Davis, M. H. (1983).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pathy: Evidence for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 113-126.
  2. Jennings, M. K., Stoker, L., & Bowers, J. (2009). Politics across generations: Family transmission reexamined.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71, 782-799. https://doi.org/10.1017/S0022381609090719
  3. Miklikowska, M. (2016). Like parents, like child? Development of prejudice and tolerance in adolescenc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07, 95-116.  https://doi.org/10.1111/bjop.1212
  4. Miklikowska, M. (2017). Development of anti-immigrant attitudes in adolescence: The role of parents, peers, intergroup friendships, and empathy.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08, 626-648. https://doi.org/10.1111/bjop.1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