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施比受真的更為有福嗎?委身在親密關係中會帶給我們甚麼樣生命的禮物呢?

從親密關係心理學研究一探投入與承諾帶給我們的長遠生命價值

2020年11月24日

你覺得一段長久的親密關係具備哪些要素呢?

互動對話?共同犧牲?敞開情感?委身關係?

沒錯,這些都是能維繫一段關係的關鍵要素,不過我今天想來和你聊聊關係中的「投入/承諾」(commitment)這件事。

除非你是特例—害怕進入一段親密關係,與另一個人有更深的認識與互動—要不然大多時候當你與另一個人建立一段關係時,不論那個人是你工作上的合作夥伴、生活中的好朋友,亦或是比其他人還了解你的另一半,你應該都希望這段關係是一段能夠長久延續、互相支持的關係吧?

這樣的期待在我們面對自己與另一半的親密關係中尤其明顯。我們很難想像當一個人一面告訴自己的另一半說「我重視你」卻一點也不理會對方說過的話時,我們還會把他的情話當作一回事,因為正所謂「信心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各書2:17》),沒有實際作為的語言就是空談。

好比如說,一個真的重視自己身體健康的人,就會想方設法地多吃一些保健食品、注重自己的飲食與運動習慣,讓自己的身體能夠保持在一個理想的狀態,而非單單只是告訴別人自己很重視養身,卻時常暴飲暴食、盡吃些不健康的食物。

又或者,一個在學成績不佳但卻很想改善課業的學生,也多半會花更多時間去學習或是找尋不同的方式去讓自己的成績變好。當然,這當中可能不免會有學生是透過作弊、瓢竊、偽造文書等方式去快速達成「讓自己成績變好」的目的,但是換個角度想他們確實是以一個行動在實踐自己原本空泛的想法,所以我們會說他是一個有行動力的孩子,只是用錯了方法。

不過別誤會,我可不是在提倡學生利用不明的手段來讓自己的功課變好,我想強調的則是,當一個人說他重視某件事時,這份動機理應會帶出某種明確的行動或作為,來印證他所說的或所想的是真實的,讓原本虛無飄渺的語言成為一種事實。

同樣的道理,當一個人看重某段關係並且樂意投入(committed to)於這段關係當中時,他可能不見得會以語言來表達這份「情感的投入」,但是他勢必會從事某些行為來讓關係中的另一方感受到這份投入。

根據一百多組情侶、夫妻的問卷調查結果,Weigel (2008) 將這些表達「投入/承諾」(commitment)的行為分成以下主要六種(p.26):

一、支持另一半

  1. 傾聽對方說話
  2. 在對方不想他人插手自己的事時,不去碰觸這件事
  3. 以對等互惠的方式對待對方
  4. 尊重對方的需要
  5. 讓對方感覺到你接受他的優缺點,接受他這個人完整的樣貌
  6. 試著從對方的角度去看事情,同理他的感受

二、時常表達自己對另一半的情感

  1. 告訴對方你怎麼看待他這個人 (此指正面的言語)
  2. 告訴對方你對他的愛
  3. 告訴對方他不在你身旁時,你會想念他
  4. 告訴對方沒有人可以取代他在你心中的地位
  5. 告訴對方你對於這段關係的委身、重視
  6. 向對方表現出你對他的愛慕

三、給予另一半實體的貼心禮物

  1. 送禮物給對方,並且為你們的關係製造驚喜
  2. 為對方做一些可以讓他開心的小事情
  3. 和對方分享自己的時間和心力
  4. 不經意的留個愛的紙條給對方
  5. 在對方需要幫忙的時候,協助他

四、一起規劃屬於兩人的未來

  1. 一起從事某些活動
  2. 以兩人的關係為中心的去規劃一些日常的活動
  3. 一起做一些會讓兩人開心的事情
  4. 提前為兩人重要的節日做規劃

五、忠誠對待這段關係

  1. 向對方誠實
  2. 忠於對方
  3. 信守自己對對方的諾言
  4. 承擔自己在這份關係中應盡的責任

六、努力經營這段關係

  1. 積極溝通,直到問題被解決
  2. 每天努力找時間和對方對話
  3. 讓對方知道自己信任他
  4. 讓對方知道自己樂意和他一起解決關係中的困難

(*編按:以上六種關係投入的方式以及其實際作法皆摘錄自 Weigel, D. J. (2008). A dyadic assessment of how couples indicate their commitment to each other.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5, 17-39.)

想不到原來投入一段關係的背後代表的是這麼多關係經營的細節吧?確實,有不少人會因為這樣就馬上得出一個結論,認為「親密關係需要投入的太多了,它的缺點多過於優點,所以沒有也沒關係」,而這樣的思維在我看來是非常可惜與矛盾的。

可惜的地方在於,他們忽視了當自己投入時,對方也會有所感受,而這樣的感受也會鼓勵對方帶出相對應的行動,所以不只是自己在投入的過程中學習去愛人,自己也會在這過程中經歷到對方的愛,同時也是在建立一段長久、堅固的關係。

正如人際互倚理論(interdependence theory)提到的,「當關係中的兩方不斷地透過日常的溝通與互動、情感的投入去與對方一起經營這段關係時,他們其實就在建造彼此,讓兩人更能委身在這段關係中」(Ballard-Reisch & Weigel, 1999; 轉引自Weigel & Ballard-Reisch, 2014, p.313)。

那麼為什麼我又會說,將關係的投入視為一種「弊大於利」的人是矛盾的呢?這是因為,許多這樣看待關係的人事實上對於自己看重的物質(如工作、收藏物、興趣、投資標的等)是非常願意做出短暫性的犧牲的(譬如說為其投注自己的時間、精力、金錢等資源),因為他們腦中深信「投資有賺有賠」,只要投入資源在這件事上,遲早會有所收穫。但是荒謬的是,他們卻無法以同樣的心態去看待關係中的付出,總是一副為這段關係付出會要了他們的命似的心態,投入了一點就開始斤斤計較微乎其微的賠率,卻又一邊享受著另一方無故的報償。

然而,這些人卻不知道當他們越加的投入在一段親密關係之中時,他們所會感受到的情感以及生活上的滿足也越強;換句話說,一個人是否能對自己的生活更滿意、更感幸福,往往和他們與另一半的關係是否穩定、長久有關(Sprecher, Metts, Burleson, Hatfield, & Thompson, 1995)。

除了心靈、情感上的豐富外,一段美好的親密關係還能為我們的身體健康與生活帶來益處。根據西北大學費恩伯格醫學院(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 Northwestern Univeristy)的醫學建議,當人們投入在一段健康的親密關係時,他們會意外迎來五個生命的禮物(Northwestern Medicine, n.d.):

投入親密關係的五個禮物

一、減緩壓力

我們都知道當緊急事件發生時,我們身體的腎上腺素會急速上升,讓我們有辦法去應對這項挑戰。而在腎上腺素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壓力賀爾蒙,稱為「皮質醇」(cortisol),若是沒有它我們的腎上腺素的分泌系統則會失調,無法正常發揮效能。然而,腎上腺素系統分泌皮質醇的目的僅在於協助我們應對一個及時、重大的災難,所以一但我們的身體一直處於一個緊繃的狀態時,這樣過度躁進的腎上腺機能反而對我們是有害的。

然而,根據長期的醫學研究發現,當一個人身處在一段健康、穩定的親密關係時,他雖然會面對到環境上的壓力,但是身體卻不需要大量分泌皮質醇也能夠應對這樣的外在壓力(Northwestern Medicine, n.d.)。也就是說,一段情感投入的親密關係能夠替代皮質醇的功能,幫助我們用一個不傷害身體的方式面對外在環境的威脅。

二、病痛的修復能力更好

「研究顯示在已婚者當中,那些曾經接受心臟手術的人,他們剛動完手術後的三個月內的存活率較單身族群高出了三倍」(Northwestern Medicine, n.d.)。這樣的研究結果並不是在說單身者就注定要病痛纏身,而是說當一個人委身在一段健康的親密關係中時,因為他們會感受到另一半在情感上以及生活上的支持和照顧,所以當他們面對到身體上的疾病時,他們也較有力量能夠面對生理上的病痛(Northwestern Medicine, n.d.)。

三、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試想一下,假如你身旁一位你愛的人時常提醒你要注意飲食和生活的習慣時,你是不是也會越加留意自己的這些行為舉止呢?同樣地,當我們投入在一段健康的親密關係中時,在乎我們的另一半也會時常貼心的叮嚀我們一些生活的注意事項,讓我們更謹慎看待自己的身體,活出一個更健康的人生。

四、活得更長壽

當我們得著了健康的親密關係所帶給我們的第一份到第三份禮物後,其實這也正意味著我們的身體越來越健康,才越來越有可能活得更長久。同時間,當我們投入一段舒服的親密關係時,我們也會越來越珍惜每一個與對方共處的時光,也因此會越加看重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所以長壽的恩典當然也離我們不遠了。

五、找到更崇高的生命價值與意義

在一段親密關係中,我們會感受到自己被愛也被需要。在這樣一個你來我往的共存、共享當中,我們生命的輪廓也會越加清晰,慢慢地帶領我們去挖掘更深一層的意義與目的。而當我們能看見自己生命裡那更崇高的價值與呼召時,我們也就更有動力去開展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或許正如主耶穌說的:『施比受更為有福』,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投入在一段關係中、為這段關係付出是一種犧牲、一種拋棄自我,但是我們卻沒有意識到在我們把自己擁有的獻上與另一半分享時,我們反而是那得著更多祝福、找到自我的人。

盼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好好珍惜自己身旁的另一半,學習多點投入在這段關係裡、敞開自己的生命,好讓他的豐盛走進自己的生命中。

References

  1. Northwestern Medicine. (n.d.). Five Benefits of Healthy Relationships. Retrieved November 21, 2020, from https://www.nm.org/healthbeat/healthy-tips/5-benefits-of-healthy-relationships
  2. Sprecher, S., Metts, S., Burleson, B., Hatfield, E., Thompson, A. (1995). Domains of expressive interaction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ssociations with satisfaction and commitment. Family Relations, 44, 203-210.
  3. Weigel, D. J., & Ballard-Reisch, S. (2014). Constructing commitment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Mapping interdependence in the everyday expressions of commitment. Communication Research, 41, 311-332. https://doi.org/10.1177/009365021244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