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社團人數越來越少?團契生活毫無默契?團隊核心領導者該如何打造A+社群?(上篇)

給所有想要精進團隊或社群內部連結的領袖們

2020年6月29日

端午連假剛過,你是否也利用了這個機會和身邊的家人、朋友相約聚餐呢?假如你可以為這些群體的聚集打分數排名的話,他們依序能拿到幾分呢?而你又最喜歡哪一個群體的聚會,最不喜歡哪一個呢?

當我們呱呱墜地來到這世上,我們便開始有意無意的參與在各式各樣的群體當中,從我們的家庭到我們參加某一次的海外旅遊團,我們會發現「群體」無所不在。然而,假如你剛剛有認真的思考前面的那幾個問題,你一定也發現到你對於某些群體情有獨鍾,卻對另一些團體感到興趣缺缺,即使你花在這兩者上的時間並無太大差異,而這樣的情感連結差異也會決定我們是否會持續參與在一個群體中。

同樣的,身為社團意見領袖或是團體領導者的你,必須留意到在你的社團或團體活動中的人,也會感受到這些對於不同群體的情感連結差異,因而對於要留在這個群體當中與否有不同程度的意願與看法。然而,即使是面對這些個體上的連結差異,至少有一件事是我們一致同意的,那就是我們都希望能打造一個讓人只想停留卻不想離開的團體。而這也正是身為團隊領袖的你我,今天要共同來探討與學習的地方。

團隊情感連結的重要性

要能讓一個人想要一直待在一個群體裏面,該社群組織必須要讓團隊成員感受到一股強烈的情感連結(emotional attachment)。簡單來說,當一個人感覺自己與團隊的其他成員越有心理上面的連結,或是自己越融入在這個社群裡時,他們對團隊的情感連結就越強,自然就會更想待在這個族群當中。這些關於團隊情感連結的敘述可以說是每個人的直覺經驗,不過,假如我們再深入一點去看的話,心理學家們發現其實在這個「情感連結」層級下又暗藏了兩個不同的面向,分別為理性與感性面(Paxton & Moody, 2003)

理性面:身份認同感

「身份認同感」是指說群體成員是否認為身旁其他的成員與他們的身份相似(Paxton & Moody, 2003)比方說,同樣是羽球隊,小傑的團隊裡可能有職業級的專業球員以及業餘型的打者,而小美的社團裡可能都是業餘型打者,那麼很有可能小美球隊中的成員會感覺到彼此的身份比較接近,進而有比較強烈的身份認同感。

感性面:情感向心力

當團隊成員感覺到團體的士氣極為振奮人心,那就表示他們的「情感向心力」較強,因而能讓參與在團體中的人更喜歡這個群體(Paxton & Moody, 2003)。也就是說,「情感向心力」是在指群體成員在被問及對於這個社群的想法時所產生的情緒反應;他是開心的、傷心的,又或是憤怒的呢?

 

既然說要讓人們對於所在的社團組織能感受到強烈的情感連結,會涉及理性面的身份認同感與感性面的情感向心力,那麼實際上我們可以透過哪些方式來促進人們在這兩個面向的感受呢?畢竟,我們應該也知道有些人可能跟團隊裡的人具有雷同的身份卻不喜歡該團隊生活,而有些人則是蠻喜歡他的群體卻不覺得自己隸屬於該群體中。因此,我們必須兼顧到這兩個面向,才能讓人完全的融入、享受在社群的聚集當中。

今天,讓我稍微賣點關子吧!記得訂閱我們的電子專欄,這樣下周當我們進一步探討促進社群團體身份認同感與情感向心力時,你就能取得第一手的消息囉!

參考資料

  1. Paxton, P., & Moody, J. (2003). Structure and sentiment: Explaining emotional attachment to group.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66, 34-47.